嵊州市政协:嵊州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乡村共富
发布时间 : 2025-09-17  09 : 27 来源 : 嵊州市政协 作者 : 孙囡楠 字号 : [] [] []

近日,嵊州市政协聚焦“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乡村共富嵊州样板”主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潘超英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为嵊州打造乡村共富样板工作集众智、谋良策。市政协主席柴理明,副主席张科卿、裘庆军、卢秋桢等参加会议。

秉持“不调研不协商、无准备不建言”理念,这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筹备时长近3个月。今年7月份以来,调研组先后到经济平台、镇街部门、行业企业开展调研,共召开座谈会20多次,并赴先进地区学习优秀经验和亮点做法,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广泛征集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助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乡村共富嵊州样板”献上了含金量满满的调研报告。

张科卿代表调研组作专题介绍。近年来,嵊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城市承载力日益提升,共富产业持续壮大,富乐乡村成色更足,城乡融合有序推进,在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上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强城引擎还不够有力、兴村富民还不够有效、产业活力还不够充分等短板亟待解决。调研组提出要加快推进“强城提能”,构建市镇村联动新体系;加快推进“兴村提质”,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图景;加快推进“产业提效”,激活城乡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共富提档”,拓展联农带农富农新渠道;加快推进“融合提速”,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等意见建议。

“如何建设和美乡村,吸引更多人到嵊州到乡村发展。”嵊州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主任王锦超率先发言:要以农产品为切入口,推动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让嵊州好山好水孕育的优质农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课题组专家成员、绍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罗振军指出:要以产业布局做强乡村经济,以沉浸式体验带动品牌建设,以人才赋能推动落地生根,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嵊州市政协常委、供销社主任过峰艳建议做好产业四个“+”的文章,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一体化农产品产业链,加快发展有鲜明特色的农文旅产业,拓展嵊州小吃团餐市场,培育一批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嵊州市政协委员、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国栋为此建议,弘扬文明新风,涵养乡村善治“软实力”;激活产业动能,打造文化富民“强引擎”;厚植文脉根基,筑牢乡愁传承“硬支撑”。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青年入乡创业就业方面的问题,嵊州市政协委员、人力社保局副局长俞露娜建议,增强青年入乡内生动能,破解“如何吸引青年”难题;优化青年入乡服务保障,破解“如何留住青年”难题;激活青年入乡制约要素,破解“如何让青年发展好”的难题。

嵊州市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立峰针对城乡融合的挑战提出,强化产业协同,打造活力发展走廊;推动服务均衡,畅通民生福祉轴线;深挖文化价值,塑造魅力文旅轴线;创新要素保障,激活融合内生动力。

“嵊州小笼包作为享誉全国的地方特色产业,可以成为千万工程在嵊州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嵊州市政协委员、浙江瑞丰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楼红文指出,以千万工程思维重塑小笼包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成为能够带动全域发展的共富产业。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甘霖镇等相关部门单位与委员们现场互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委员们的意见建议非常中肯,针对性强、操作性强,部门单位将积极吸纳、充分落实。

柴理明表示,“千万工程”是加快城乡融合、缩小“三大差距”的有力牵引,要用好“千万工程”这一重要牵引,锚定打造乡村共富嵊州样板这一目标追求,进一步形成上下贯通的思想体系、融合互促的工作体系、争先进位的指标体系、协同发力的责任体系,走好“强城”路,破解“兴村”题,打好“融合”牌,打造更多具有省市影响力、嵊州辨识度、群众获得感的标志性共富成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富乐嵊州精彩答卷贡献智慧和力量。

潘超英充分肯定嵊州市政协专题协商取得的成效,并围绕“产业怎么兴”、“乡村怎么建”、“农民怎么富”、“城乡怎么融”四个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她指出,要实现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产业牵引是动力源,城乡融合是主路径,和美乡村是硬支撑,致富增收是落脚点。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文旅产业”,进一步强化产业基础、做优特色农产品、做活文旅事业,牵引带动乡村事业发展。要坚持“点线面”结合,集中资源培育更多精品示范村,做优和美乡村示范带,因地制宜抓好村庄规划编制,纵深推进全域和美乡村建设。要走深走实促农就业增收、经营增效、集体带动三条路径,持续拓展更多就业岗位,培育扶持农文旅新业态,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以“15分钟幸福生活圈”建设为契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一体贯通,让群众共享富乐嵊州建设成果。

她希望,嵊州市政协要聚焦民生所急所需所盼,继续发挥组织优势、人才优势、界别优势,广泛开展监督,积极参政议政,为富乐嵊州建设提供更多的政协思路、政协方案。嵊州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政协履行职能,持续加强与政协的沟通协作,为委员履职活动做好协调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