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便市民乘坐高铁出行的建议
王富更
沪杭甬高速铁路绍兴北站位于镜湖新区的央茶湖西北侧,距绍兴老城30~40分钟车程,昼夜停靠班车127趟,日客流量达到8000多人/次,开创了绍兴市民在家门口坐高铁出行的新局面,促进了绍兴与周边城市人员、技术、信息等的交流,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方便市民乘坐高铁出行,市有关部门还开辟了从高铁站至绍兴城南的BRT公交线和一些公交线路,但旅客仍厌不便。主要原因:一是公交线路和班次少,BRT走向稍偏(沿途人流量不大),居民出行不是很方便;二是出租车少,旅客打的士困难,导致“黄牛车”增多;三是高铁站广场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个广场被封了起来,接送车辆无法靠近候车大厅和出口处附近,旅客需深感不便,逢雨雪天更甚;四是对外车辆开放的地下停车场小、车位不多,致使许多接送车辆停在广场周围的道路上,造成道路交通拥挤;五是车站买票、改签票窗口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长;加上白天停靠绍兴北站的班次少(如上午绍兴去上海),给旅客带来不便。为此,建议如下:
一是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运营班次,开辟绍兴城区、袍江、柯桥至高铁北站的多条普通公交线路,使市民能就近乘坐公交至高铁站;并在沿途增设停靠点(如大滩住宅区、企业总部、奥体中心、高教育园区等),加密公交班次,缩短等待时间,方便居民出行;若有可能再开辟几条BRT快速公交线路,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二是加强车站南北广场的利用,取消广场四周(不让车辆进入)的拦路墩子,开辟一条供接送旅客的通道,使车辆能到达侯客大厅和出站口附近(下客后车子即开走);加强广场管理,组织交通流量、流向,合理安排地面机非车辆的停车场或停靠点,减少行人(进出站)与车辆交通的冲突点,使广场交通秩序井然。序送客车辆人能到达侯客大厅和出站口附近,要及时
三是充分利用广场地下停车场地,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把停在道路上的车辆赶入地下车库),并适当延长接送旅客停车收费时间;划设标线、标志,设置指路牌(使驾驶员能及时看到,减少绕圈子),以保证广场四周道路畅通。序子
四是加强运输市场管理,现状北站“黄牛车”价格不一(有的白天与晚上不一),驾驶员素质不一,严重干扰交通客运市场管理,影响绍兴城市声誉。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整顿力度,清除“黄牛车”,增加出租车辆,提升服务质量,使北站的出租车市场走上正轨。
五是增加买票、改签票的窗口,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改票排队长达40余分钟);并加强与上海路局联系,增加白天在绍兴北站停靠班次,进一步方便人们乘坐高铁出行。
关于完善铁路绍兴北站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议
郑小萍
2013年7月铁路绍兴北站正式开通,大大缩短了绍兴与上海、南京、北京等主要城市的距离,为绍兴人民出行带来极大地方便。同时对于进一步拉大绍兴中心城市整体框架,加快镜湖新区核心区块建设,促进城市融合,提升绍兴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作为一个有近140班列车经过的大站,其交通配套设施却相当滞后,与其地位不符。目前绍兴北站交通配套设施滞后的主要表现是,公交线路偏少,班次太疏,特别是直达市区的公交车太少,公交运营时间太短。这方面与周边城市的高铁站相比差距很大,如温州南站、嘉兴南站等客专车站开通时,公交线路相当密集,宁波、杭州高铁站,公交站场里各种公交线路十分丰富。目前高铁绍兴北站共有五条公交线路,直达市区的线路只有BRT1号线,运行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傍晚6点30分,此后就只能乘坐其他常规公交线路。而其他线路中803路和808路是又是开往柯桥方向,还有两条是开往火车站和袍江西湖头的专线。绍兴北站至火车站专线,白天间隔时间太长,一般为30~45分钟,末班车在晚上11点左右结束。绍兴北站至西湖头的夜间公交专线,大约在晚上6点50分左右首发,班次间隔30~40分钟,时间也太长,末班车到晚上10点55分。总得来看配套公交班次远远少于火车班次,特别是晚上10点以后由于公交不便,许多市民只能乘坐出租车甚至黑车,加大了成本和安全风险。而公交线路和班次的偏少也使北站无法起到集散客流的作用。站前大道冷冷清清,绍兴北站的客流与其他地市相比显得十分稀少。
绍兴北站交通配套滞后的第二个表现是各种交通标识不清或不全。从市区到绍兴北站一路上几乎看不到“绍兴北站”的标识,市区主要道路只有中兴大道客运中心旁才有一个绍兴北站的的标识,整个解放路没有一块“绍兴北站”的指示牌,这对开车去北站换乘高铁的乘客是极大的不便,特别是第一次开车去的市民以及一些外地开车去北站的乘客,很可能因为找不到北站的交通标识而误了班次。而北站广场内的指示牌也不明显或不够多。如北站的进口、出口、停车场等标识以及公交指示牌都不够明显,BRT跟普通公交的标志牌也没有区分。这些都给乘客带来麻烦。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由于霓虹灯管失修,导致高铁“绍兴北站”凋零成了“绍兴匕站”。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无人来管,直到最近才修好,但现在又坏了,“绍兴北站”变成了“绍兴北立”。作为一个城市窗口的北站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大煞风景,极大损害绍兴的城市形象。这也反映了我市城市管理方面的落后。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绍兴市政府要加强与铁路部门沟通与协作,尽快完善北站各种交通标识和指示牌,给司机和乘客明确的交通指示。发现交通标识损坏要及时修理。
2.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公路客运与铁路交通的无缝衔接。增开市区与北站的公交线路,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尽快开通BRT2号线,建议把城北桥火车站附近作为起点站,走解放大道后转群贤路,经高铁站后,直通柯桥,增加绍兴与柯桥的公交运力,同时也方便两地人们去高铁站。要延长BRT的运营时间,至少能延长到晚上11点,方便夜间出行。
3. 加强高铁站前管理,提升城市窗口形象。(一)划定公交车、出租车具体停靠位置,实行分流行驶。增设公交车路线牌、乘车指示牌和车辆秩序护栏等设施。(二)专门抽调人员,成立驻站运管站,加强对高铁站前运输市场监管。规范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营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秩序。
关于增设至绍兴铁路北站的公交线路的建议
金百仁
绍兴高铁已经开通,绍兴交通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与长三角各大城市进入了1.5小时经济圈,市民的出行方式将有所改变。但目前绍兴市区到绍兴北站的公交出行不方便。
一、城东、城西和城南至绍兴火车北站公交线路存在问题
1、城东、城南和城西的市民,从目前安排的公交线路上,市区市民都要到中兴路换乘快速公交,老火车站到绍兴高铁北站的公交线路对市区市民无实际意义。
2、随着交通便捷城市间距离的缩短,各地旅游者到绍兴旅游将更加方便。绍兴作为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她特有的水乡风貌,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但由于城市入口处缺乏公交换乘枢纽站,目前只能到市区换乘,外来游客由于对绍兴公交线路不熟悉,又需多次换乘,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来绍兴旅游的质量。
二、对策和建议:
公交配套是个大课题,相关部门能多方助力,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城市品位,造福广大市民,真正实现“大绍兴”的交通圈。为此,建议:
1、市交运局尽快增加市区至绍兴铁路北站的公交线路。市政府牵头协调市规划、交运、交投、住建、旅委等部门,一是合理增加北站至各主要风景区的公交线路,方便外地自助游游客来绍旅游;二是可解决城东和城南市民的方便出行。
2、加强对绍兴铁路北站广场出租车管理和黑车的整治。由于公交配套暂时不够完善,市民出行不够便捷,不要等到黑车形成气候再治理,难度将更大,也将有损绍兴古城形象;
3、交通部门适当延伸和调整部分公交线路。调整原绍兴火车站的公交格局,部分线路延伸到绍兴铁路北站。(1)如在城北桥的水木清华小区设立公交站点,既兼顾到原绍兴火车站上下车旅客需求,又可以照顾到去北站的旅客。(2)为缓解市区交通,部分线路可利用城西(越西路)运力,开行公交班线。(3)调整快速公交首末班次。目前快速公交首趟发车是6点,开行时间约需30到40分钟,绍兴北站首趟列车到达时间是6点28分,意味着市区市民坐首趟高铁列车无法利用公交出行,建议调整开行时间。(4)市区适当增加至北站公交线路班车,对同一线路上有多条公交线路停靠的公交站点可根据客流量,采取交叉停站,缓解交通压力。
4、增加公交小巴,缓解高峰时段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