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去世后被谥文成,赠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最需要的思想。绍兴又是得天独厚,拥有与王阳明有关的众多历史遗存,而这些历史遗存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冒昧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组织保障。建议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保护王阳明遗存就是保护人类的“良知”,这不是简单的文化行为,而是可以看成绍兴各项事业再次腾飞的“抓手”。
二、深度研究、宣传教育。对王阳明的思想要进行各个层次的深度研究,既要有哲学层面的学术研究,更要有生活和旅游层面的实用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途径和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和王阳明与绍兴的关系。
三、保护遗迹、重修陵园。王阳明在绍兴的遗迹很多,但位于兰亭镇仙暇山庄的王阳明墓是所有王阳明思想追随者最神圣的地方,这里完全可以建设成为绍兴旅游业的一个“太阳”,把这里打造成朝圣之所。结合兰亭整体的治污规划,修建一个生态纪念广场,与绍兴已有书法朝圣、文学朝圣互补,为后人保护一处向善的精神家园。
四、大力弘扬、知行合一。全国上下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激情澎湃。绍兴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公益论坛或成立国际性的阳明学论坛,把王阳明的思想学说进行大力弘扬,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知行合一”成为每个人的习惯,让“良知”再次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