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就是生产力吸引力竞争力
2013年4月17日上午,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举行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界别协商会。就如何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委员们从金融环境、政府行政审批、文化等多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市领导钱建民、陈长兴、徐明光、黄文泽、何小玲参加了协商会。
戴国水委员认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融资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要提高银行诚信,实现银企共赢。“目前,银企存在不对等情况,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挫伤了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积极性。此外银行还有不少‘霸王条款’,银行自身的诚信有待于提高。”戴国水说,针对这样的情况,银企应该进行有效沟通对接,银行要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创新金融产品,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企业自身也要努力创新。
外来建设者代表胡四平来绍工作十多年了,他亲身感受了绍兴经济发展的环境:人文环境优化了,政务环境透明了,执法环境规范了,服务环境优良了,企业周围环境安宁了。胡四平说,软环境也是生产力,软环境就是吸引力,软环境还能提升竞争力。“希望政府进一步优化经济软环境,如人才教育培养结构调整,审批程序与效率进一步提高,发展规划的长效性等。”
“绍兴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商业文化的积淀,如越王勾践的执着精神、范蠡的创业精神、越中先贤的重商思想等,需要继承和发扬,但绍兴传统文化中也有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成分,我们不应回避,而应该去克服。”魏国良委员建议,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建设富有绍兴特色的企业文化。“搞好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最高层面的竞争力。”
李方正委员认为,法制环境对于服务经济大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提出要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意识,优化绍兴法制环境。她建议,首先要加强源头管理,从“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防范”,尤其是对于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强源头管理。其次,要保障司法公正,从“案结了事”转变成“案结人和”。
谢家海委员则表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行政审批环节要减少,承办时间要缩短,审批制度要更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