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戏曲艺苑的一朵奇葩,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是绍兴一张极其珍贵的金名片。绍兴作为历史的越剧发源地和现实的越剧之乡,有使命也有能力担当起越剧界的“领袖”角色,主导越剧的发展。
越剧诞生于绍兴,繁盛于上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越剧艺术的发展中,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的越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越剧艺术表演团体和表演人才,全市已有专业越剧团5家,民间越剧团100多个,有4人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二是推进了越剧的创作和生产,演绎和创作了《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越王勾践》、《越女三章》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剧目;三是扩大了越剧在国内外的影响,名类剧团多次晋京赴沪并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普及和提升了越剧文化。尤其是2006年,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隆重召开了“越剧百年”纪念大会,举办了中国越剧艺术节,成为越剧诞生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极大地扩大了越剧艺术和绍兴的影响,此后的越剧节系列活动及越剧艺术节期间的主要活动,都在绍兴市举行。绍兴在越剧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与此同时,当前越剧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越剧观众群萎缩,越剧人才后继乏人,越剧题材较为单一,越剧氛围不够浓厚,越剧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台上演的是才子佳人,台下看的是白发老人)等等。越剧当前面临的这些困境,可以说是传统戏剧共同面临的问题,是新的时代形势与传统艺术不可避免的冲突。绍兴的越剧要发展,涉及到艺术形式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品的创作、机制的改革等等多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为此,要走产业化之路,推进绍兴的越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越剧演艺业作为越剧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带动整个越剧事业的发展。
一、树立领袖意识,开拓越剧演艺大市场
绍兴是越剧的发源地,又是越剧之乡,既肩负着百年越剧薪火传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又拥有越剧发展无与 争锋的资源优势,完全可以在全国越剧发展中担当领袖角色,发挥主导作用。要树立大市场意识,确立“全国各地都是绍兴越剧演出市场、全国各地优秀越剧艺术家都可以为我所用”的观念,充分利用绍兴在越剧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绍兴籍越剧艺术家遍布全国的优势,加强沟通联系,加强联合整合,借助外力,拓展外地市场;要强化越剧中心地位,努力把绍兴打造成为越剧艺术研究中心、越剧创作生产中心和越剧文化旅游中心,进一步巩固强化绍兴作为中国越剧中心的地位;要探索建立越剧界区域协调机制,倡导并发起建立江浙沪乃至更大范围的越剧界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协商越剧的巡演安排、市场开辟、协作联合等事宜,抱团发展(目前评弹界就有一个江浙沪协调机制,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扩大越剧“势力范围”,越剧市场的区域越小,越剧就越没有希望,因此要制订发展大战略,鼓励越剧人才(包括大明星)外出传播越剧,有可能的话,可以收购一些有基础的外地越剧演艺团体,有实力的越剧团也可以去外地设立分团,推动越剧走向全国,在各地立足生根,把剧种的数量及所分布的“势力范围”做大做强。
二、打造金字品牌,增强绍兴越剧竞争力
越剧不是一种象牙塔里的艺术,她的发展,始终是艺术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绍兴越剧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要鼓励专业剧团赴外地演出,绍兴越剧要走出去拓展外地市场,特别是都市市场,必须有高质量的演出产品,这必须依靠专业剧团。因而要加大对专业剧团的扶持力度,对专业剧团赴外地演出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要打造特色演艺品牌,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市演出公司的运作下,“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同唱一台戏”、“百年越剧万里行”、“越剧大舞台”、“越剧明星版《梁祝》”等越剧品牌应运而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目前正在绍兴本地上演的明星版越剧《五女拜寿》更是一票难求,吸引了大量外地戏迷远赴绍兴观看,可见品牌的影响力。对这些越剧演出品牌要进行完善、整合、提升,以期形成更有影响力的演出品牌(如同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要成立专门越剧演出公司,综观绍兴越剧这几年对外地演艺市场的开拓,除了政府的支持,市演出公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推进越剧演艺术业的发展,建议建立越剧演出公司,专门负责运作越剧的演出。目前可以在市演出公司再挂一块牌子,或作为市演出公司的分公司,待条件成熟之后,可以组建股份公司,以强大的实力推进越剧演艺业发展。
三、支持民间活动,夯实越剧演艺根据地
越剧发源于绍兴,她的根就在绍兴,而且在民间。长期以来,越剧在绍兴之所以始终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在于绍兴民间越剧的活跃。绍兴本土市场是绍兴越剧演艺业发展的根据地,是向外拓展的基础。一要支持民间越剧团的演出活动,绍兴的民间越剧团非常发达,共有100多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嵊州市,嵊州市的民间越剧团一年演出在3.5万场以上,由民间剧团产生的产业收入近亿元。民间越剧团大多以低票价的形式在农村进行高密度的演出(如嵊州群艺越剧团只有26名演员,一年要演出600多场)。建议对其中相对上规模的民间越剧团进行适当的补助,以更好地发挥这些剧团在促进农村越剧发展中的作用;二要提供城市越剧活动场地,在社区、广场、公园等多设立越剧角,倡导各级越剧联谊会、越剧爱好者协会、越剧"戏迷会"等民间组织等开展越剧演出和交流活动;三要发挥专业剧团的帮扶作用,由文广等相关部门统一协调组织,每年组织几次由专业剧团派出专业演员参与农村民间剧团的演出或城市越剧角的活动,既可以提供艺术指导,又可以扩大这些演出和活动的影响。 四要拓展越剧发展专项基金功能。市政府设立了越剧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财政拨款2000万元,但基本上用于发展越剧精品剧目。绍兴市委宣传部在每年用于扶持文化精品创作的600万元文化发展基金中,也有三分之一用于支持越剧发展,但基本上用于越剧剧本创作。建议扩大越剧发展专项基金规模,并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民间越剧活动。
四、要加强宣传推介,扩大绍兴越剧影响力
绍兴越剧的宣传上,当务之急是要营造一种浓厚的越剧之乡的氛围,加强对绍兴年轻人的感染和熏陶,并让外地人一进绍兴就能感受到越剧之乡的气息中(就像福建省随处可见茶叶店,给人以强烈的茶叶之乡的感觉)。通过拓展年轻人和外地人这两个群体来拓展绍兴越剧市场。一是建议开设越剧频道,电视、广播、网络等都可以各擅其长,设立专门的越剧频道,播放越剧、研究越剧、切磋技艺、交流意见等等;二是建议景点开设越剧演出。绍兴市曾计划在全市各大旅游景点里设置“经典越剧演出”项目,但一直没能真正实施。为增强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并降低成本,建议在人流比较集中的景点开展越剧演出,演出人员可以民间越剧爱好者为主。同时,在景点、广场、公园等可以专门播放越剧音乐。三是继续促成越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可以极大地扩大越剧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上的影响,这项工作要真正引起重视,坚持不懈,争取主动,尽早使越剧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让世界来保护并弘扬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