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乌篷游绍兴”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旅游口号,而最有资格提出这一口号的就是有着众多古水巷和老街区的绍兴。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绍兴特有的旅游资源,发挥优势,拉动内需,成为我们现在更值得考虑的大问题。为此,我们郑重提出,应当充分开发利用绍兴古水巷老街区,强势推出“坐着乌篷游绍兴”。
一、提出理由
1.绍兴城市特色所决定
绍兴悠久的历史积淀与山水空间组合完美,密如网织的古老水巷、构思奇巧的古桥、别具一格的水城门、堪称中华一绝的乌篷船、古风犹存的历史街区、丰富深厚的城市文化……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特色鲜明,引人入胜,令人陶醉。绍兴的这种“一样江南,别样情趣”的特色,是吸引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宝贵资本。
2.绍兴对外形象所期待
绍兴的对外城市形象宣传重在推荐江南水乡、古城风情。历代文人描绘的绍兴,是水城相依,人家尽枕河的诗境。游客到绍兴追寻的是对江南古老水城的憧憬。强势推出“坐着乌篷游绍兴”应是绍兴旅游业的正确选项。
二.二、“坐着乌篷游绍兴”的建议方案
1.设计理念
建议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古城、水城的共生性,通过线路的统筹和文化脉络的梳理,串联风韵独隽、引人入醉的绍兴古水巷、老街区,融合丰富厚重、使人入醉的古越文化、黄酒文化、民俗文化,贯通绍兴上下2500年历史,推出观光、休闲、体验三位一体的“坐着乌篷游绍兴”经典旅游品牌,形成“古老水城、醉美绍兴”体验环线,变零散景点为核心景区,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
“坐着乌篷游绍兴”以乌篷船为载体,以历史街区为节点,通过坐乌篷、穿水巷、过水门、串古街、访台门、品老酒、听越戏、赏越艺等“水岸互动”的体验性活动,让游客真正领略绍兴水城的旖旎风光。
2.线路建议
可按近期和远期分别规划。近期受河道狭窄、运力有限制约,建议分4片进行。一是西片:迎恩门水街码头经黄酒城、吕府、西小路、城市广场、仓桥直街至越王城。二是中片:咸亨新天地水码头至鲁迅故里、沈园。三是东片:迪荡商城水码头经都泗门至八字桥街区。四是北片:迎恩门水街码头经黄酒城至蔡元培故居、羲之故里。
远期应全城贯通,以乌篷为水上的士,沿河随景而设停泊码头,游客可自由选择上下。线路可规划为两片:一是西片,迎恩门水街码头游客集散地经黄酒城、西小路、仓桥直街、越王城、青藤书屋(打通前观巷河)、咸亨酒店、鲁迅故里至沈园。二是东片:迪荡商城水码头游客集散地经西施山美人宫(新挖河道连接环河)、都泗门、八字桥水街、长桥(中兴路)趣味景观暗河至书圣故里。
三.三、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品牌确立
1.全力整治河道,突破水污染对绍兴水上旅游的瓶颈制约。
绍兴水环境是绍兴水上旅游的生命线,必须对绍兴及周边的水系进行深入调查,明确水系脉络,整治并完全杜绝污染源头。完善沿河街区排水管网,杜绝生活污水入河。制订河道污染处置条例,成立河道污染督察队,坚决严格处罚污染河道的行为。
2.推动内河旅游设施和景观改造建设。
开展河道文化与自然景观规划、设计、营造,实行景观优化改造。开挖前观巷河道,连接仓桥直街和鲁迅故里。以布置趣味文化景观方式改造中兴路暗河,连接八字桥水街和羲之故里。建设迎恩门、迪荡商城、咸亨新天地乌篷船专用码头和迎恩门、迪荡商城环河游船驳乌篷的游客集散点。老城河道设置一定数量的乌篷船停靠点和驳岸。打通内河与外河之间的联系,改善翻水站、节制闸设施,平衡内外河水位。内环河禁止航运,开通水上旅游巴士。改造利用水城门,还原水城门历史角色,再现水道进城场景。建设以展示越礼、越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西施山美人宫,开挖连通东环河的河道,丰富东环河景观内容。
3.加快历史街区改造利用。
要按照护其貌、扬其韵、铸其魂、美其颜的思路对历史街区进行研究规划和改造建设,尽快形成仓桥、越王城古越文化体验区;羲之故里、八字桥水城民俗生活体验区;黄酒城、西小路黄酒主题文化体验区;鲁迅故里、沈园名士文化体验区等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旅游区域。重点打造以下项目:
一是把羲之故里打造成专题博物馆特色文化景区。引进分布在绍兴各地的书画、篆刻、泥塑、竹编、剪纸、根雕等越地民间工艺和个人收藏,如越瓷、钟表、古家具等,开展绍兴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表演,让游客倘佯在绍兴乡土文化的无穷趣味中。
二是串接西小路与黄酒城,推出黄酒风情水廊。在沿河建设一批滨水酒吧、乌篷酒吧。
三是推出一批台门旅馆、台门餐馆。以置换旧民居,或用政府补贴,民间出租的方式在历史街区推出一批台门旅馆、台门餐馆,使社区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建设和互动,让游客体验弥足珍贵的“古城厢、老台门、慢节奏”的生活。
四是建立水上旅游商品风情街和绍兴水上集市。加紧推进迎恩门水街建设。在城郊结合部,选择适当水面,建设坐船购物的水上集市,为游客提供更富有水乡感受的购物空间。
4.培养一只驾导结合的船老大队伍。
要采取优化就业政策、开展定期培训、提高经济待遇等积极措施,吸引年轻人投入乌篷船驾导工作,使乌篷船老大年轻化、知识化,改变乌篷船手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董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