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06年担任县区级政协委员,2017年开始任市政协委员,作为一名资深的政协委员,收获了多次优秀政协委员的荣誉。我深深感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委员,甚至于优秀委员,写好提案、反映好社情民意是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重要环节。 多年来我坚持提案(社情民意)“三不写”:一不写不熟悉的题材,二不写未经深入思考调研的内容,三不写目前不具有实施条件的内容。我的体会是: 1、写熟悉的题材莫过于自身的本职工作和身边接触的领域。我来自市属国有企业,经济领域,特别是国企改革,国企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我熟悉的题材,深耕下去容易找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2009年2月,我起草了民革市委会集体提案《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促进绍兴产业多极化平衡发展》,今年城东已上马的中芯国际项目使我十年前的课题变成了现实;2017年撰写了集体提案《关于深化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2018年个人提案《关于我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应加强法务参与的建议》,市国资委专门反馈,“提案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已列入部门工作规划”;2018年社情民意“我市改制国企提留费用用罄,“人活着钱没了”的难题应尽快破解”被市领导批示,进入决策程序。民生和法制也是我重点关注的题材。2011年1月我起草了集体提案《关于缓解绍兴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与建议》,2014年初我撰写了集体提案《关于重视我市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建设的建议》(民革省委会和省民政厅作了专题协商)。 2、深入调研是找寻解决问题办法的唯一法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材料认真分析,精心推敲,针对点明确,力求所提建议和对策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为了撰写《关于缓解绍兴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与建议》,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把我每天从城东到城西的切身感受和体会进行梳理,提炼,升华,现在回过头来看,许多建议(如慢行一体优先发展,机动车限量分流,公交专用线建设,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已经被广泛采用。《关于重视我市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建设的建议》是我们照顾亲人210天感悟的真实写照和提炼,省民政部门在该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关政策,如今医养护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中已吸收了临终关怀服务的理念。 3、可操作性是提案(社情民意)重要的但是容易忽视的一个属性。一是选题角度要准。选择提案题目应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难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二是掌握好时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既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又要考虑到政府当前的承受能力,要力求具有可操作性。三是找好切入点。看问题要“明智”,想问题要“睿智”,写问题要“机智”。四是表述要清楚、明了、简洁。“把紧要话讲出来,把重要的理点出来,把关键的数抠出来”。有话则多,无话则少,不能把提案写成研讨文章,提案内容要充实,既有看法,又有办法,做到一事一议,表意明白,符合规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