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绍兴市政协成立30周年专栏 >> 我与人民政协文章专栏
市政协与曹娥江大闸工程
发布时间:2013-11-05 来源:市政协办浏览次数:字体:【

  徐青松

  曹娥江是浙江第三大河,由南向北流经新昌、嵊州、上虞、绍兴县、越城 区 5 个县(市、区),汇入杭州湾,是绍兴的母亲河。曹娥江大闸位于曹娥江 河口,是国家批准实施的大(I)型水利项目,是中国第一河口大闸,是省“五 大百亿”工程浙东引水工程的枢纽工程。

  曹娥江大闸的建成,提高了曹娥江两岸防潮(洪)、排涝能力,提高了曹 娥江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浙东水资源的一体化,提高了杭甬运河通航保 证率,改善了两岸平原河网水环境与海涂围垦区的投资环境。

  大闸工程从提议、兴建,再到完工,凝聚着政协人辛勤的汗水和对水利事业的拳拳深情。我作为一名政协人、水利人,全过程参与了大闸建设,有幸亲历与见证了政协与大闸的那一段历史,深感自豪与光荣,从中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前期工作呼吁推动

  随着曹娥江两岸大规模的海涂围垦,曹娥江河口下移了近 20 千米,绍 兴三江闸的闸下淤积问题演变成曹娥江出口河段的淤积问题,且情况日趋 严重。在 1988 ~ 1989 年冬春及 1995 ~ 1996 年冬春两度出现外江低潮位高于绍兴内河水位,三江闸无法排涝的危急局面,所幸3月下旬的桃花汛带来1000多立方米/秒的洪水冲通河床淤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曹娥江上游澄潭江、黄泽江,尚无控制性蓄水工程,嵊州、上虞的城市防洪工程虽在建设中,但流域总体防洪能力仍偏低。从防洪、水资源利用的角 度看,兴建镜岭、钦寸水库很有必要,各方面都有呼声,但在未建口门大闸的 情况下兴建上游蓄水工程,必将加剧河口江道淤积。

  杭甬 500 吨级运河改造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绍兴段也已通过初设审 查,而当时的设计方案无法与口门大闸相衔接,一旦先期单独实施,曹娥江 约 9 千米航道的通航保证率低的问题将难以解决。

  ……

  2001 年 8 月 20 日,我以政协委员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曹娥江口门大闸 与绍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以信件的形式分别摆到了市长、市政协主 席的桌上。报告详细阐述了建设曹娥江口门大闸对于促进绍兴经济可持续 发展将产生的深远影响;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绍兴发展日益受到空间掣 肘,报告提出了兴建大闸的最大效益是为海涂资源工业开发提供防洪、水资 源保障的观点。

  在这一视野中,大闸的功能被再次提升,这项工程建议引起了市政协的 高度重视。市政协四届主席会议部分成员就兴建曹娥江口门大闸问题作了 专题调查了解,听取了水利、航管部门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和省、市有关专家 的意见,并到曹娥江河口进行了实地踏勘。经过深入调研,市政协决定用建 议案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提议抓紧兴建口门大闸。

  同年 12 月 21 日,市政协召开四届四十九次主席会议,讨论关于兴建曹 娥江口门大闸的建议案,认为,曹娥江口门大闸工程列入浙江省和绍兴市 “十五”计划的决策是正确的,兴建口门大闸很有必要,它是一项综合性大型 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御潮、排涝、航运、蓄淡、供水和海涂开发利用以及 改善环境等多种功能,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着,对于促进绍兴的经济社 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认为,抓紧进行口门大闸前期工作,开展可行性研 究,已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并对加快曹娥江口门大闸前期工作提出了四 点建议:杭甬 500 吨级运河改造工程绍兴段改道;建立绍兴市曹娥江口门大 闸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口门大闸建设开发集团公司,用市场化运作方式 筹措建设资金;抓紧进行工程的前期工作,并落实可研阶段工作经费。会后,市政协向市政府印送了《关于加快曹娥江口门大闸工程前期工作的建议案》([2001]16 号)。

  2002 年 1 月 9 日,在绍省政协委员视察河口大闸闸址。在省政协八届 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凌兆桢作《关于加快曹娥江口门大闸工程前期工 作的建议》的大会发言。由市政协主席沈云姑领衔、省政协委员绍兴市联络 组以集体提案的形式,向省政协送交《关于抓紧曹娥江口门大闸建设前期工 作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从排涝、防洪、灌溉、交通、海涂开发等五个方面论 述了兴建口门大闸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技术、政策处理、资金等方面 分析了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四方面建议:浙江省政府要建立曹娥 江口门大闸领导协调工作小组;尽快抓紧启动工程的前期工作;抓紧落实 前期工作费用;开展建设资金筹措研究。

  市政协的《建议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 年 2 月 4 日, 市政府成立了曹娥江大闸前期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我兼任办公室主 任,开启了大闸前期工作。3 月,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在市政协四届五次 会议上作了《关于加快建设曹娥江河口大闸的建议》的大会发言。政协人 的鼓与呼,引起了各级领导及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曹娥江大闸前期工作有 序快速推进。

  2003 年 6 月 19 日,绍兴市委召开大闸工程建设专题协调会议。会议决 定,成立绍兴市曹娥江大闸建设领导小组及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市政协副主 席、市水利局局长张伟波兼任主任,我兼任常务副主任。12 月 20 日,绍兴市 委决定,建立中共绍兴市曹娥江大闸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由市政协 副主席张伟波任书记。半个世纪的梦想正式走向前台。

工程建设关注参与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了大闸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重要节 点……

  —— 2003 年 10 月 1 日,大闸围堰试抛,拉开了大闸前期准备工程的序 幕;

     —— 2005 年 12 月 30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宣布大闸主体工程 正式开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和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为大闸工程开工致辞;

  —— 2008 年 12 月 18 日,大闸下闸蓄水投入试运行;

  ——2009 年 6 月 28 日,大闸工程如期完成国家批复初步设计建设任务。 随着大闸建设工程的步步推进,政协委员们对工程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 2005、2007 年,市政协组织参加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六届一次会 议的政协委员视察曹娥江大闸工程;

  —— 2005、2007 年,市政协主席沈云姑等在绍省政协委员视察曹娥江 大闸工程;

  —— 2007、2008 年,省、市政协人资环委委员视察曹娥江大闸;

  —— 2008 年 7 月 8 日,市四套班子领导督查曹娥江大闸重点工程,市 政协主席顾秋麟参加督查。

  2008 年 12 月 18 日 10 点 08 分,曹娥江大闸的 28 扇闸门缓缓落下,倾 注了大量心血的政协委员们感到了由衷欣慰。

  在大闸建设顺利推进的同时,市政协城市文化策研室负责并直接参与 了曹娥江大闸文化和景点的策划布置和陈列馆布展等工作。闸区内,安澜 镇流、娥江流韵、四灵守望等十二个景点,或独立成章,或与建筑物、自然环 境融为一体,景点分布均衡,安排错落有致。通过对大闸建设员工广泛搜集 的关于“水”的精辟之言,进行甄别、考证、校勘,并依石选句,联系书法高手 赐寄墨宝、刻字艺人精心雕镂,一件件各显特色、绝不雷同的“名人说水”作 品分布在整个闸区,争奇斗艳。2010 年 1 月,由朱元桂主编的《娥江大闸 十二景》编印成册,次年 4 月,《名人说水》出版。政协人为水乡又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水文化明珠。

  2012 年 6 月,由我主编的《曹娥江大闸建设论文集》出版。该书系统总 结了在强涌潮多泥沙河口建设多功能水闸工程的成功经验,这些宝贵的经 验对水利建设,特别是河口建闸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可供河口水闸工程决 策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参考使用。

  2012 年 11 月,由市政协原副主席、曹娥江大闸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张伟波主编的《大闸风韵》出版。书中精心编排的一桢桢感人至深的照片、一 篇篇文采飞扬的美文,不仅使人能欣赏到“大闸风韵”的美的真谛,感悟到 “水的艺术”的无穷魅力,更承载着一位政协人、水利人对大闸的那份发自内心的深深情愫。

后期管理持续关心

  大闸工程的成功建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长期安全运行、发挥综 合效益,才是大闸工程的核心。2010 年 5 月 10 日,绍兴市曹娥江大闸建设 管理委员会更名为绍兴市曹娥江大闸管理局。7 月 29 日,市政府任命我担 任管理局局长,2012 年 4 月,我第三次担任市政协委员。政协与大闸又再次 直接连线,政协对大闸的关注不断延续……

  自 2010 年 12 月以来,大闸工程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利风景区、中国建设 工程鲁班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中 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现在,管理局围绕“安全、负责、奉献、高效”的运行 管理目标要求,以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为抓手,促进大闸运行管理水平和效 益再上新的台阶;以创建 4A 级旅游景区为抓手,促进中国第一河口大闸度 假区建设初具形象;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促进管理局环境优美、干 部优秀、风气和谐。

  展望未来,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神圣。我相信政协人将一如 既往,继续关心、关注、支持大闸的各项工作,为发挥工程综合效益贡献聪明才智。

  作者:绍兴市政协副主席、曹娥江大闸管理局局长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绍兴市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浙ICP备15010279号